返回首页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
公众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行业动态
骆铁军:强化原材料保障,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发布日期:2023-11-27

 

“没有资源强国的保障和支撑,钢铁强国的基础就不会稳固和牢靠。钢铁行业资源保障要有更加长远的战略规划,并要持续推进取得成效。”11月23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指出。

“基石计划”实施后已开工铁精矿产能约5000万吨

在11月17日举行的旧金山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总书记又提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泛安全化”。

骆铁军指出:“深刻领会总书记的产业链安全观和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国际投资贸易开放协调发展的辩证战略思维,对我们正确把握钢铁行业产业链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他看来,钢铁产业链上游涉及铁矿石、锰铬镍钒等各种铁合金、耐火材料、炭等,下游涉及房地产、基建和制造业,每个涉及的产业又都有上下游行业,都承担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无论总量产值大小都缺一不可。

为提升钢铁行业资源保障能力,钢协研究提出了“基石计划”建议,得到国家各部委的高度重视。2022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委依托“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国内铁矿专项工作组,统筹推进国内铁矿石开发工作;有关部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修订完善有关政策,聚焦项目“堵点、难点”,“一企一策”“一矿一策”研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有关地方成立了省级铁矿专项工作组,切实加快项目审批。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形成了有效的两级推进协调机制,对国内铁矿资源开发作用显著。

“计划实施后国内重点铁矿项目中已开工十多项,新增铁精矿产能约5000万吨。”骆铁军指出。

资源强国任重道远要统筹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我国矿产资源保障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骆铁军强调。

他列举了3项问题。一是国内资源勘查不够。据自然资源部数据,我国勘查新增铁矿资源由“十一五”的164亿吨、“十二五”的133亿吨,减少至“十三五”前4年的35亿吨,回落态势十分明显。二是新建铁矿项目审批仍然较为困难。在用地指标、尾矿库建设等方面问题仍遇到梗阻;在产矿山中由于个别矿山出现安全事故,造成多个省份矿山生产长期全面停产。三是国内废钢铁资源产出仍未到高增长期,废钢回收的相关政策仍待完善等。

骆铁军指出,走进新时代,我国正在向钢铁强国迈进,但资源强国仍然任重道远。“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城镇化率、工业化率进一步提高,中国产业结构也会有相应调整。但我国钢铁需求总量和钢铁产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对资源的需求也将维持较高强度。”他表示,下一步,钢协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统筹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推进相关工作。

一是加快国内资源开发。钢协将配合国家部委和地方,充分利用国家—地方两级推进机制作用,注重经济性、生态性和安全性三维动态平衡,加快推进国内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让所有具备发展条件的矿产资源能够更多地被发现、更快地被利用,促进重要矿产资源增储上产;提升资源行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水平;纠正“一人得病全家住院”不合理现象,保障矿山正常生产;积极向国家反应行业诉求,促进建立和完善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完善相关财税政策,促进废钢资源循环利用。“近期,协会就废钢相关问题向有关部委司局进行了汇报,废钢协调机制也正在研究制订中。”骆铁军透露。

二是加强海外资源投资开发。“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和发展与国际矿产资源产业的合作仍是应该一以贯之的重要原则。”骆铁军指出,开放则兴,封闭则衰。要加强海外矿产资源投资引导和协调,推进海外权益矿产资源开发和进口来源多元化;持续推进中国钢铁工业国际化进展,进一步开展国际产能合作,鼓励在国外有条件的国家建设直接还原铁、热压铁块项目并鼓励进口。

骆铁军表示,尽管当前钢铁行业的发展遇到一系列困难与挑战,但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钢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没有变,仍是实体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顶梁柱、压舱石。“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希望大家围绕钢铁产业链安全共商大计,坚定信心,促进产业链协同高质量发展,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做出新贡献!”他勉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