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产业是当前期货市场衍生工具创新运用的桥头堡和主阵地,伴随着多年的期现深度结合,衍生工具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黑色系品种的定价和现货贸易环节。众多企业借此在业务转型、模式创新上实现弯道超车、引领行业发展。在此背景下,如何利用好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助力黑色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越来越成为黑色产业关注的焦点。
12月5日,在由中国期货业协会、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深圳市期货业协会主办,大商所协办,南华期货承办的第17届国际期货大会黑色板块分论坛上,黑色产业链企业人士围绕“发挥市场功能助力黑色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话题,针对期货市场对黑色产业稳健发展的重要性展开深入探讨。
利用衍生工具管控风险的诉求日益增多
过去几年里,我国的期货市场坚持稳中求进的发展理念,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近一年以来,系统性风险使得金融衍生工具的抗风险功能和应用前景得到了广泛认可,后者帮助黑色产业企业在抗疫和稳中向好之间取得了新平衡。
中国期货业协会秘书长吴亚军提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两年来,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利用期货等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需求大幅增长,期货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期货市场权益规模达到11893.97亿元,同比增长61.65%,市场规模稳步扩大。黑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同时也是期货市场的主力板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黑色产业风险管理诉求日益增多,煤、焦、矿、钢等黑色系期货的价格发现与风险管理功能持续发挥。同时,随着远期、含权、互换等多层次衍生品市场的深入发展,黑色产业风险管理的深度及广度进一步延伸,大大促进了黑色产业链经营理念和模式的优化升级。
尤其是随着“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15%的黑色产业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能耗与排放成为决定企业成本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这倒逼黑色产业发展低碳技术、加强工艺创新,也对企业提出了充分利用好期货等衍生工具以做好风险管理的要求。
据南华期货董事长罗旭峰介绍,从去年到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通过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况且,黑色产业链本就辐射范围广泛,上中下游直接涉及煤炭、焦炭、矿产、钢铁、房地产、基建、汽车等板块和行业,产业链相关性较强,下游市场的景气度直接影响上中下游行业的运行。上游材料的价格变化直接影响中下游行业的成本情况,并且具备明显的周期性,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均受到供需关系的重要影响,价格及盈利情况呈现周期性波动。这更加体现出了企业利用期货工具实现稳健经营的必要性。
钢铁企业套期保值需要内外双动力
黑色产业是充分竞争的产业,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对企业非常重要。而利用期货工具套期保值,是企业实现高效经营的有力手段之一。这不仅需要企业自身具备套保的条件,还离不开期货公司的制度设计。
南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部投资室副主任耿浩博表示,对钢铁企业来说,套保制度、组织架构、考评机制、部门定位、与现货部门之间的关系等,都是企业长期稳定开展套期保值的前提条件。
首先是套保制度的制订。“套保制度的建设是所有企业开展套期保值的重要分水岭。”耿浩博表示,制订合理的套保制度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性质。从套保制度的目的来看,一方面是要约束、规范行为,避免因操作不当给企业带来风险;另一方面是对企业期现团队和业务形成一定的保护。
其次是套保的组织能级。“为什么很多企业的套期保值业务无法合理开展下去?就是因为业务部门没有把自己摆在一个合理的位置,没有与现货部门形成良好的配合,期货部门与现货部门各自为政。”耿浩博介绍了南钢多年来开展套期保值所取得的一条重要经验。他进一步解释道,很多企业之所以不能进行套期保值,一方面是由企业性质决定的:国企要对国有资产负责、民企要对股东负责;另一方面是由组织结构决定的,很多企业成立期货部的时间较短,期货手段还未真正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销售体系中。
吴亚军从中介服务机构的角度提出,期货公司要结合市场新形势,深化对相关上市期货品种及产业链的研究,抓住绿色发展契机,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更好地发挥金融专业和风险管理优势,引领、推动和服务黑色产业链企业合理利用衍生工具,为企业保供稳价做出积极贡献。
“双碳”目标下黑色产业面临多重变局
“双碳”目标给黑色产业链上的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与挑战。南钢金贸首席期现分析师、江苏富实数据研究院院长蔡拥政介绍,“双碳”目标对钢铁行业的政策导向主要体现在绿色发展上,具体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环保水平不断提高,二是电炉钢加快发展,三是低碳节能技术加快突破,四是对产品性能要求更加严格。同时,“双碳”目标也给钢铁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一是减排降碳的成本压力,二是碳定价对钢铁行业产能、产量的约束,三是对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及氢冶炼的探索,四是加快推进行业兼并重组,五是对钢铁产业发挥规模效益优势形成抑制,六是对钢材区域市场资源的平衡。
“双碳”目标也给下游行业及其用钢需求带来了一定的改变。汽车行业发展越来越智能化、电动化、轻量化,对普通钢材的需求明显减少,转而以铝代钢、以塑代钢。未来,汽车行业的用材需求将有两大改变,一是碳纤维,二是玻璃纤维。这两种材料未来在助推汽车轻量化方面将对钢材产生不小的替代作用。不仅如此,造船行业、桥梁行业对于钢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有减重、减量的要求,同时还有强度提升及产品个性化的要求。
环保将推动钢铁行业进入“双减”格局。上海诚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琍香对此解释道,所谓“双减”格局,即供给减少、需求减少。从供给方面来看,钢铁产能、产量“双控”政策的持续落实,将推动国内钢铁产量不断减少。从需求方面来看,房地产行业、基建行业整体饱和迹象显现,后期对钢材的需求也将逐渐减少。
蔡拥政认为,在钢铁产能、产量“双控”政策及“双碳”目标下,钢铁行业进入了存量竞争时代。这不仅意味着对竞争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行政约束政策越来越多,还意味着对减排降碳技术的探索和创新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钢铁企业而言,必须在这一阶段不断推动降碳技术创新,抓紧时间转型升级,否则将面临退出市场或者被兼并重组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