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
公众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行业动态
各界畅谈“新基建”:五大领域企业联手筑牢“新基建”根基

发布日期:2021-03-11

助力产业升级 五大领域企业联手筑牢“新基建”根基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扩大有效投资”指出,继续支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实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现代物流体系。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在3月8日明确表示,在新型基础设施方面,今年将出台“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拓展5G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的建设。

在去年全国两会上,“新基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后,工信部赛迪智库在《“新基建”发展白皮书》中具体给出了七大领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提“新基建”,让包括资本市场投资者在内的社会各方对“新基建”有了更多期待。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着重就“新基建”中的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光伏、充电桩等被市场热议的五大领域,采访两会代表委员、产业专家、公司高管,请他们对正在崭露头角的“新基建”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未来发展路径等,发表其独到见解与建议。

5G探索新路径 尽快融入百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丰富应用场景。统筹新兴产业布局。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标准有效衔接,弘扬工匠精神,以精工细作提升中国制造品质。

作为新基建的最大驱动力,5G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已经展露新气象。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北京移动为确保两会所有会场、驻地等核心地点实现5G全覆盖,在重点区域设立了重点基站、核心机房和其他网络设施设备。可以说,随着5G基站的大规模开通,5G应用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

数据显示,到2020年底,我国累计开通5G基站71.8万个,5G手机终端连接数突破2亿户。截至2021年3月5日,5G行业上市公司已达到263家,总市值为3.61万亿元。与此同时,5G公司表现出较高的业绩增长性,2020年5G行业上市公司预计净利润合计868.30亿元,同比增长331.47%,是“新基建”相关领域中的领头羊。

不过,业内专家认为,当前我国5G的覆盖范围仍然不足,尤其在高铁上的运用更是存在很大拓展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集团产品中心总经理张云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5G网络对高速铁路的营运生态尚缺少全面的覆盖支撑。“5G频率高、衰耗大,而高铁速度快、屏蔽强,因此高铁沿线的5G覆盖沿袭4G模式的做法将难以为继,需进一步研究相应的技术方案。”谈到面向高铁场景的无线资源利用的问题,他建议协调4家5G通信运营企业联合开展700MHz低频5G网络的共建共享,推进相关共建共享方案在高铁场景的敏捷应用。

当前央视总台拟规划在京张高铁开办5G 4K超高清冬奥会体育直播节目,张云勇建议,在今后的推动中以此模式为基础,进一步围绕高铁场景,创立连接媒体、教育、文体、娱乐等的5G应用生态,探索依托新需求、新模式、新技术、新方案的建设路径,使重点项目、“名片工程”尽快落地,追求基于5G新基建带来的“一业带百业”的乘数效应。

如何推动5G和经济社会民生百业深度融合,让更多国人用上、用好5G?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移动总经理杨剑宇称,产业升级对信息化的需求极为迫切,赋能传统产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不断释放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需要加快“专网 人才 生态 平台 终端”的5G能力体系建设,推动5G尽快融入百业、服务大众。

人工智能加大基础研究 加强人才培养

 

在5G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人工智能也在深刻改变人们生产生活、学习方式,并推动就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进一步加强高校人工智能领域专业建设,加快构建人工智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帮助人们掌握新技能,实现高质量就业。”

李彦宏建议,引导校企联合,支持龙头企业成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力量,共同打造面向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自动驾驶等课程;支持龙头企业参与新职业论证开发,加大人工智能领域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发和推广,及时将新技术用于学生和从业人员的技术技能评价中;在政府指导下,引导龙头企业、平台企业,研判产业和人工智能技术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新需求,加强人工智能领域新业态新场景研究,设立人工智能职业技术发展景气指数监测体系等,并及时发布人才需求预测。

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董事长刘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在今年两会上他对人工智能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大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投入,项目示范和资金引导聚焦产业基础层薄弱环节;二是增强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新技术和新产品在不同应用场景的先行先试,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加强人工智能人才梯队建设,促进校企合作,培养以应用型为导向的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对《证券日报》表示,当前,智能制造已成为做大做强做优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突破口,是推动我国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他建议,“以国家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联合培育形成一批有实力有影响力的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破除装备与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提供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为一体的智能制造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加大工业软件研发投入,扭转智能制造‘大脑’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同时研发若干可供选择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步伐。”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美华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人工智能已经深入整个经济社会和我们日常生活。也是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的重要支撑,将会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大数据中心打造新高地 做好安全“地基”

如果说,5G、人工智能等是社会发展变革的“先锋”,那么,大数据则是推动这场变革的“幕后英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

事实上,借力“数字化转型”为企业科技赋能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尤其是传统企业更是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

谈及数字化转型,神州数码董事长兼总裁郭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定不移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而制造强国和质量强国背后的基础就是通过数字化的重构,完成产业的升级。所以,未来神州数码将坚定不移地基于云和大数据进行创新,用数字技术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一大批以制造业为主的传统企业已到了转型的关键期,急需通过实施组织再造,实现数字化转型,进而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企业要抓住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期。未来几年,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快与慢,成与败,将不仅仅只是影响增长速度的问题,甚至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死存亡。”

对于如何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在今年两会中建议“建立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开源联盟,鼓励开发者参与开源贡献代码和应用开源系统,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

周云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由工信部牵头联合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等部委,设立国家工业互联网开源基金,邀请工信部评选的双跨平台建立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开源联盟并设立类似于Github的开源社区,推动联盟的实现。”

对于数字技术的创新,周鸿祎向记者谈道:“企业要抢抓数字技术创新能力突破的攻坚期。在疫情使全球创新进程放缓的时期,中国高科技企业要积极探索,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攻坚克难,打造数字变革的新高地,实现弯道超车。”

随着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杀熟和相关的网络安全等问题也随之产生。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副校长杨松建议,立法禁止协同行为,规制数据滥用、大数据杀熟、平台二选一等行为。此外,周鸿祎也认为,大数据的流动共享开放,放大了网络攻击风险,高级别网络攻击也虎视眈眈。在数字化转型和升级过程中,要同步做好网络安全的“地基工程”。

对于数据安全问题,周云杰称:“从调研来看,已经上平台的企业有安全的顾虑,主要是上平台以后的数据安全问题。毕竟工业数据和消费数据不一样,每个企业都对自己生产数据非常关注。对此,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做了一个分布式的设计,把服务器分布在这个工厂里面,让他们自己来管理这个数据,脱敏以后再到平台上面进行统一使用。”

强化科技赋能,加快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不二法门,资本市场亦不例外。截至3月5日,大数据领域上市公司达到205家,其中,国企数量达到53家,占比25.85%。海康威视、工业富联、中国联通、三六零)、用友网络等5家公司总市值均超1000亿元。

宝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数据企业发展的机会目前是在政府大数据应用和以专业领域大数据为主的应用领域。

光伏 发展新能源 实现降碳目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

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大势所趋,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成为“尖兵部队”。随着新基建的大举布局,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也将迎来新一代机遇期。

全国政协常委、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认为,加快碳中和目标实现,很大程度上基于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他表示,作为更安全、更环保、更便宜和更方便的能源,光伏将在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成为主要力量。并且,随着光伏行业从依赖政策支持过渡到具备成本竞争优势,商业投资将继政策支持后成为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持续推进能源格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化工研究院首席专家张明森认为,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一方面要逐步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另一方面要切实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占比。他建议,制定相关鼓励政策,推动高耗电企业自建光伏发电站和风电场,通过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实现降碳目标。

《证券日报》记者据天眼查APP统计发现,我国目前有超过31万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光伏”,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光伏相关企业,其中,超三成的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截至3月5日,以工商登记为准,我国今年新增光伏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超过9000家。

虽然业界对于光伏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但是,光伏产业仍面临成本高、发电品质差、功率不稳定、用电部门不愿接收等短板。

对此,张明森建议,国家要研究制定相应政策,对于通过自建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作为企业主要电源的,以及自建光伏、风电并就地转化成氢气自用或外送的,可以适度放宽其准入门槛,并给予一定的税收及政策优惠。如果是就地自产自用或是发电场与耗电装置之间不超过一定距离的,还可以允许自建自营自发电场到用电生产装置之间的专用输电网。通过这些措施,推动这些高能耗、电耗企业率先使用可再生能源。

充电桩统建统管 进居民区

5年时间,经历一轮行业重塑后,充电桩又站上风口。在今年的两会中,如何让充电桩进入居民区成为一大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江汽集团高级工程师周福庚建议,国家层面,制定面向2035年的充电桩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居民区、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区域两类充电设施网的建设方向、标准及实施路径,给予地方政府及市场明确指引。

周福庚表示,应加快居民区整体智能有序充电管理模式及个人已建充电桩有偿共享试点,总结经验进行全国推广,提升居民区充电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将居民区停车位电气化改造纳入充电设施建设奖补的范畴,给予专项建设资金支持,积极推进现有居民区停车位的电气化改造,对专用固定停车位(含一年及以上租赁期车位)进行配套供电设施增容改造,每个停车位配置适当容量电能表,确保满足居民区充电基础设施用电需求。”

对于充电桩进居民区难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湖北电力董事长肖黎春建议推动住宅小区充电桩“统建统管”,落实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主体责任,鼓励由社会运营商开展住宅小区充电桩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改造、统一运营运维,同时明确住宅小区“统建统管”模式的电价执行标准,将充电车位配建比例等充电桩安装敷设条件作为新建住宅小区的前置条件。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山东省委会主委段青英也建议,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电网主动、多方协作”的居民区充电桩建设新模式,明确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街道、社区、居委会,以及人防、绿化等各个政府部门的主体责任,将年度居民区充电桩安装数量细化分解到街道、社区,实现多方协同推进。

巨大的市场规模也推动上市公司加速布局。截至3月4日,目前A股市场中共有121家充电桩相关领域上市公司,市值合计17973.99亿元。其中,市值低于百亿元的公司达到93家,占比76.86%,仅比亚迪、国电南瑞、阳光电源3家公司市值超千亿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充电桩行业有稳定的需求,且正处于一个爆发期,发展前景是一片蓝海。不过,任何行业都存在集中化的过程,充电桩私人市场和公共采购充电桩未来会有一些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充电桩行业的巨头。目前充电桩行业整体呈现明显的头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