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
公众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行业动态
新钢厚板事业部“三大攻坚”拼出新纪录

发布日期:2025-09-24

 来源:新钢集团
摘要:板加预处理线,作为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关键一环,在7、8月份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盛夏七月、八月,新钢集团厚板事业部的生产现场热潮涌动,一组振奋人心的“捷报”接连传来:板加预处理量连续两月冲破历史峰值,中厚板产线非计划率完成目标,转炉煤气回收量更是突破130立方米/吨的新高。这些亮眼数据,正是厚板事业部全员拧成一股劲、全力破解生产瓶颈的生动见证。

精准研判,系统布局 “任务清单”成破局关键

“取得这些突破,关键在于坚持问题导向,用数据说话,让管理真正落地。”厚板事业部总经理助理熊雄道出了背后的管理逻辑。面对公司的绩效改革新要求,事业部积极应对,聚焦内部对标与挖潜,推动技术攻关和管理提质增效。

通过系统梳理近三年成本数据,事业部将宏观的毛利目标分解到每一条产线,精准识别出十大降本增效关键点,并据此制定覆盖品种创效、极致效率、质量提升、付现压减、库存压减、金属料降本、辅助材料降本、能耗降本、人力资源优化、重点工程等十大方面的《降本增效任务清单》。

这份清单就是他们的作战地图,每一项都有具体目标、主要措施、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间,真正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

有了“作战地图”,厚板事业部瞄准关键领域,打响了一场场攻坚硬仗,也摸索出独具特色的“厚板打法”。

多维管控,产销联动 “三大攻坚”成效亮眼

板加预处理量——“离线设备”在线管理,创效150万元/月

板加预处理线,作为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关键一环,在7、8月份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生产管理室张志霖介绍,事业部和营销中心精准协同,紧抓市场机遇,敏锐捕捉到船板市场需求旺盛、预处理板效益最佳的窗口期,果断将预处理月产目标从原来的7万吨提升至8万吨。

目标既定,如何实现?一场围绕预处理的“攻坚战”全面打响。

事业部将预处理生产和发运纳入劳动竞赛主赛道,激发一线干劲;打破“离线设备”的传统思维,将其按在线设备标准管理;优化调配人力资源,科学组织生产,确保板加作业区三条预处理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同时,成立内转保障专班,每天下午召开现场协调会,派专人现场清点车辆,确保每天原料及时转运,保障预处理生产线“不断粮”。

功夫不负有心人:7月、8月预处理量均打破历史纪录,分别达到8.1万吨和8.5万吨!仅此一项,每月就能多赚150万元,成了事业部毛利贡献的“压舱石”。

中厚板产线非计划率——全过程精准管控,达到近年最佳水平

“非计划率就像一面镜子,能照出全流程质量控制和生产稳定性的‘真水平’。” 熊雄说,要降低这个指标,就得跟“痛点”死磕。

事业部从问题入手,盯着钢质裂纹缺陷“啃硬骨头”,把钢质非计划率压到了年度最好水平;又在原料切割精度、装备保障能力上“下狠功”,让轧制非计划率达到了较好水平。

就算产生了非计划材,事业部也不浪费:加强产销联动,8月份把原钢种套材销售做到了近3000吨,创下历史最好成绩,真正把“浪费”变成了“价值”。8月,中板线非计划率控制水平创年度新高,厚板线也达到近三年最佳水平——这标志着事业部在产品交付速度和质量稳定性上,迈上了新台阶。

转炉煤气回收——协同攻关“应收尽收”,吨钢降本7.36元

“转炉煤气回收,靠一个作业区干不成,得靠‘众人拾柴’。”运行作业区作业长夏华刚的感慨,道出了这项突破的“秘诀”。以前,事业部煤气回收指标跟同行有差距,为了赶上进度,他们拉上能源环保部、炼钢作业区等组成联合攻关组,多管齐下找办法。

作业区通过与能源环保部协同,解决“有气无处送”的瓶颈;并积极走出去对标学习,大胆优化工艺参数,实现煤气“应收尽收”。在炼钢作业区的积极配合下,降低活动烟罩高度,优化炼钢操作,有效提高了煤气回收的热值。

此外,作业区将煤气回收量作为KPI核心指标,并建立班组竞赛机制,每班统计,每月排名,既要考核回收量,也要考核热值,让班组主动寻找量与质的最佳平衡点。其中,点检员肖道宏带领团队通过优化管路,将三通阀转换时间从30秒压缩至12-15秒,每炉钢可多回收2-3立方米煤气,年创效超过180万元。

8月份,转炉煤气回收量达到131立方米/吨,创历史新高。相较上半年,实现吨钢降本7.36元,月度降本高达295.7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赢。

厚板事业部通过精准管理和技术创新,将降本增效理念深度融入生产经营各环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厚板打法”。这不仅为完成全年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公司应对市场挑战提供了宝贵经验,更展现了新钢人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