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
公众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行业动态
疫情防控常态化 钢企怎样保安全?

发布日期:2020-05-15

 

4月21日,《中国冶金报》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国务院安委会日前印发了《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国部署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事故总量和较大事故持续下降,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全国安全生产整体水平明显提高提供了行动指南。

安全重于泰山。在当前疫情防控与生产经营双线并行的特殊时期,中钢武汉安环院院长助理、冶金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邬开发结合宝钢股份、首钢京唐等钢铁企业目前的安全生产工作实践,与《中国冶金报》记者就钢铁行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复工复产应如何做好安全防范,以及钢企如何做好常态化安全管理等焦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复工复产须“一统一、三加强”

钢铁工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企业生产具有大型化、规模化特点。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钢企须一边做好疫情防控一边组织生产,企业生产经营和安全管理面临一些新挑战。

邬开发将这些挑战分为3个层面。一是首要挑战,即如何避免人员感染,保证职工队伍的稳定。二是现实挑战,即在克服各方资源不足,确保生产经营、设备稳定顺行的前提下,如何降低异常或突发情况的风险,特别是冶金煤气、高温熔融金属、危化品重大危险源等高危风险。三是综合性挑战,即随着企业及相关方人员陆续返岗、钢铁产能逐步释放、相关项目建设和产线检修也陆续开展,企业如何确保生产安全等问题。例如,疫情期间钢企检修作业增多,而这往往是事故多发环节;铁矿石进口出现波动,高炉生产的不稳定对安全生产可能造成影响;钢企效益下滑明显,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安全投入可能出现不足的问题;钢企在复工复产过程中,特别是私营钢企在用人方面可能存在大量使用新人的情况,给安全生产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多,不利于安全管理;等等。

新挑战需有新“打法”。邬开发认为,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过程中,钢企应以“一统一、三加强”为抓手,全力抓好安全生产与管理工作。

“一统一”,即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4月10日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实抓细复工复产安全防范工作。要强化组织领导,把解决问题、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作为整治的关键。各钢企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正确处理好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制订切实可行的复工复产安全工作方案。

“三加强”,一是加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各企业应梳理受疫情影响,生产作业的变化点,对安全风险进行充分辨识,有针对性地制订管控措施。同时,及时发现和消除复工复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隐患,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二是加强检修期间的安全管理。企业要重视疫情期间的检修安全工作,对于检修过程中煤气等能源介质的停送、有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大型吊装作业,以及试车过程的联系确认等高风险作业要加强管控;加强检修现场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不能“以罚代管”“一罚了之”。三是加强复工复产员工安全培训。要针对当前复工复产过程中职工队伍和具体作业的特点,开展复工安全培训和岗位危险源交底工作,使员工熟悉特殊时期的作业风险和控制措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严格落实标准化作业。

加强“有感领导”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复工后,钢企将逐步迎来生产经营、检修与建设施工的高潮,各单位均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复工方案中的管控措施落地落实。”邬开发指出。

“近年来,钢企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安全生产形势得到有效控制。但从发生的事故分析,大多钢企还存在安全生产责任未落实的问题。”邬开发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

他认为,在这方面,钢企目前亟待改进的问题主要有以下3个。

第一,一岗双责问题。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往往都是操作、设备原因造成的。“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关键。”邬开发强调。

第二,齐抓共管问题。安全生产工作必须齐抓共管,需要全员共同参与,但目前仍有一些钢企存在安全专业“单打一”的问题,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格局。

第三,安全生产责任还存在不明确的问题。

邬开发向《中国冶金报》记者普及了一个概念——“有感领导”,是指有安全感召力的领导,即要求各级领导通过员工可以“看到、听到、体验到”的方式展现自己对安全的承诺。“特别是基层管理者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方面,‘有感领导’做得还不够,存在‘眉毛胡子一起抓’的现象,缺少具体有形的抓手和工作项目,周围群众感知度不高。”他强调。

邬开发举例道,在这方面,有些钢企已经意识到并着手大力推进,如宝钢股份近年来在细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制订了《管理者“有感领导”安全“六个一”工作指南》,基层管理者结合年度行动计划和重点工作建立安全履职重点工作项目,有抓手、有计划、有过程检查和验证评价,使安全责任在落地上更具体、更有针对性,让群众感受到管理者实实在在抓安全。“这是一个不错的实践。”邬开发表示。

“在当前这个特殊时期,尤其需要各级管理者带头安全履职,强化‘有感领导’,做好冶金煤气、液态熔融金属、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以及相关矿山等重点领域、环节安全管控,建立高危作业、异常处置的管控方案,控制好生产节奏,确保各类风险受控。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健全完善应急联动机制,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重要岗位值班制度,避免出现突发异常情况。”邬开发表示。

安全管理不可“头脑简单”

本质化安全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今年2月份,《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钢铁、铝加工行业安全生产执法抽查工作情况的通报》发布,公示了2019年11月下旬~12月中旬,应急管理部对9省(自治区)钢铁、铝加工业开展安全抽查工作的情况,指出部分钢企存在对重大违法行为辨识不清、“举一反三”能力差、未能吸取同类事故教训三大类问题,其中不乏一些综合实力领先的钢企。对此,邬开发认为,这反映出部分钢企还存在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不够、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安全管理靠传统经验等问题,归根结底是本质化安全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企业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有系统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才能有效减少‘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使企业生产组织安全高效运行。”邬开发这样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

据他了解,在实际安全管理中,许多企业安全管理思想落后、措施不完善,常常采取“重奖重罚、以罚代管”的方式,即遇到“三违”只是简单地一罚了之,而不去分析违章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有的企业甚至采取“凑指标”的方式去抓违章。“以罚代管”针对事故高发势头可以起到“猛药去疴”的作用,但从长期来看,对企业的安全管理是不利的,久而久之会导致员工对企业安全管理的反感,也增加了员工“怕检查、怕违章、怕罚款”的心理负担,在快节奏的生产过程中反而容易引发事故。

“这些都导致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非常被动。如何建立系统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可持续性才是企业安全管理部门需要重点研究的。”邬开发指出,大部分钢企本质化安全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只有切实提升本质化安全水平,钢企才能化被动为主动,为员工生命安全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第一,钢企须完善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邬开发建议钢企将安全生产和管理责任分包到片,落实到个人,并将其与个人绩效和职业晋升等挂钩;采取安全事故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则要认真分析原因,追查责任人,按制度严肃处理,以此加强全员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

第二,安全技术管理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一方面,“科技兴安”是实现本质化安全的必经之路。企业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对生产工艺和安全技术的革新,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在高危岗位、风险性高的环境中推进“无人化”“少人化”“集控化”“一键化”智慧制造,努力构建安全可靠的环境;推动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等创新手段,为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完善的安全技术管理体制。企业要科学评估安全风险等级,制订完备的安全事故处理方案;面对潜在的重大安全风险,必须有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进一步发挥技术人员和群众性活动在本质化安全方面的积极作用,实施工艺危害分析和深层次隐患排查治理,开展群众性本质化安全改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