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
公众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行业动态
广发期货:铁合金产能过剩面临加剧

发布日期:2024-04-12

 

新旧产能更替周期下

我国铁合金行业几经变迁,目前形成了产能过剩、区域不均的格局。今年起铁合金行业将面临更大的变化和挑战,这种变化和挑战来源于大量优质及新增产能的投放,以及对于铁合金淘汰类及限制类产能出清年限的放宽。

铁合金行业政策回顾

众所周知,铁合金行业长期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且大量产能被闲置。近些年,受电力政策变化的影响,硅铁及硅锰产能逐步向西北等电力富集、电价低廉的地区扩张,行业集中度也得到提升,炉型逐步大型化,但也加剧了产能过剩的现状,导致行业竞争继续恶化。

回顾过去,铁合金行业劣质产能淘汰退出及置换一直在进行中。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关于2015年重点行业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目标任务的通知》,据统计内蒙古和四川等四省在该阶段淘汰落后铁合金产能90.395万吨;2016年,硅铁及硅锰产能增速转为负增长,但伴随行业利润的释放,2017年后再度进入产能释放的高峰期。过去,政策对铁合金行业产能的变化至关重要。步入“十四五”后,我国首次提出“碳达峰、碳中和”,铁合金作为“两高一低”的行业成为重点管控对象。伴随“十四五”纲领性文件的出台,相关配合政策实施的文件也相继出台,各省份也开始进行调整。以内蒙古及宁夏为例,2021年起分别出台了产能淘汰及置换的方案,为铁合金行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作为引领铁合金产能置换及淘汰的重要文件,始终发挥着关键作用。2011年,国家发布《指导目录》,再次更新目录则到2019年的版本。2023年1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最新修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并于2024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回顾《指导目录》中铁合金部分的变化,限制类设备对铁合金的要求进一步收紧,2019年版中为“2×2.5万千伏安以下”,2024年则修改为“2×2.5万千伏安及以下”,同时明确要求设备配备明确固废及危废处理工艺及设施。淘汰类设备中,由2019年的“6300千伏安及以下铁合金矿热电炉,3000千伏安以下铁合金半封闭直流电炉、铁合金精炼电炉”修改为2024年的“12500千伏安以下普通铁合金矿热电炉(2025年12月3日),3000千伏安以下铁合金半封闭直流电炉、铁合金精炼电炉”,进一步明确要求以上设备最迟于2025年年底淘汰完成。因此,从纲领性文件的变化来看,对铁合金行业小型炉、缺乏清洁设备的落后产能加速淘汰,并要求新投产项目在未来明确配备绿色低碳工艺设备。铁合金行业作为“两高”行业,在双碳政策下将进一步降低能耗强度,向清洁化发展。

除此之外,2023年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发布了《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要求强化能效水平引领、推动分类改造升级。对拟建、在建项目,应对照能效标杆水平建设实施,推动能效水平应提尽提,力争全面达到标杆水平,鼓励加强绿色低碳工艺技术装备应用,铁合金冶炼行业原则上应在2025年年底前完成基础改造或淘汰退出。2023年相较于2021年,硅铁冶炼的基准能效水平从1900千克标准煤/吨下降至1850千克标准煤/吨,标杆水平无变化,硅锰暂无修改。

内蒙古政策“由紧至松”

内蒙古作为铁合金主产区,始终紧跟顶层文件政策。为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新建项目,内蒙古发布《关于确保完成“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任务若干保障措施》《关于完善能耗强度和总量双控政策,保障“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等关键性文件,严格要求按照以上政策执行,并配套制定了《坚决遏制“两高”项目低水平盲目发展管控目录》。

纵观近些年内蒙古对铁合金行业的态度,经历了“由紧至松”的变化。在《关于确保完成“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任务若干保障措施》中,2021年及2022年均没有放松对新增铁合金项目的审批,而到了2023年,政策略微有些变化。

在另一文件《坚决遏制“两高”项目低水平盲目发展管控目录》中,对比该政策在2022年和2023年的两次表态,在产业政策、淘汰退出、节能等方面均发生了改变。首先产业政策方面,由2022年的“不再审批铁合金新增产能项目;确有必要建设的,须按照不低于1.25∶1的比例在区内实施产能减量置换”修改为“新、改、扩建普通铁合金项目,原则上应按照1.25∶1的比例在区内实行产能减量置换”,鼓励企业进行整合重组和改造升级,引导其他盟市铁合金产能向乌兰察布市转移集聚,转移产能可实行等量置换,进一步提升内蒙铁合金产业的集中度。淘汰退出方面,由2022年的“2022年年底前全面淘汰退出25000千伏安及以下铁合金矿热炉”修改为2023年的“全面淘汰退出25000千伏安及以下铁合金矿热炉”,取消了淘汰限期。“限期淘汰6300千伏安及以下铁合金矿热电炉,3000千伏安以下铁合金半封闭直流电炉、铁合金精炼电炉”修改为“淘汰3000千伏安以下铁合金半封闭直流电炉、铁合金精炼电炉”,取消了淘汰6300千伏安及以下铁合金矿热炉电炉的限期。节能方面,以鼓励企业配备绿色清洁能源工艺设备为主,增加了节能审查的环节,新增了可通过“可再生能源利用、存量企业‘绿电’替代等方式,化解对自治区和所在盟市能耗强度的影响”。

宁夏紧跟纲领文件

宁夏始终贯彻落实纲领文件,对自治区内铁合金行业的新建产能严格把控,对淘汰落后产能毫不放松。

2021年11月,为了贯彻落实“双碳”工作、完成能耗双控目标,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宁夏发改委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能耗双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试行)》。其中限制类对铁合金冶炼的管理措施为,“新建和扩建铁合金冶炼(含锰冶炼)项目需满足产能实施1.5∶1置换,不接受跨省产能置换,能耗实施1.5∶1替代;矿热炉规模必须达到2台31500KVA及以上(特种铁合金除外),同步配套建设尾气(余热)发电等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对标国际领先;单位产品能源消耗达到国家能效标杆水平和国家及自治区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标准提升时按新标准执行)”。对淘汰类铁合金冶炼的管理措施为“淘汰铁合金冶炼中200立方米及以下铁合金生产用高炉(其中锰铁高炉为100立方米及以下)(2021),25000千伏安以下铁合金矿热炉和未配套建设尾气(余热)发电等综合利用工程的矿热炉(特种铁合金除外,具体特种铁合金认定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厅制定,各地市执行)(2023年);淘汰铁合金生产用24平方米以下带式锰矿、铬矿烧结机(立即淘汰)。”

基于上述指导目录,2022年7月宁夏工信厅发布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铁合金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试行)》,再次提及严禁备案和新建扩大产能的铁合金冶炼项目。用于置换的铁合金炉型应为6300KVA以上的铁合金矿热炉、200立方米以上铁合金生产用高炉(锰铁高炉100立方米以上),且置换的产能指标不得重复使用。

2023年5月,宁夏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项目管理办法》,对自治区产能置换及淘汰项目的申报、审查、管理、支持重点等作出详细规划。

2023年11月宁夏发布《自治区“两高”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等3个办法的通知,进一步加强“两高”项目管理,对新建、改扩建“两高”项目严格实施产能、能耗、污染物替代制度,要求铁合金产能替代比例为1∶1.5;深入挖潜存量“两高”项目节能降碳能力;全面开展用能权交易,新建、改扩建“两高”项目新增用能指标全额有偿购买,通过市场化机制合理控制“两高”项目用能需求;全面落实钢铁、水泥、电解等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政策,严格执行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政策。

主产区新增产能概况

现存落后产能

硅铁落后产能方面,钢联数据显示全国136家样本硅铁企业,总产能占全国比例95%,总炉数520台,其中炉型小于等于25000KVA炉型总数量382台,日产量约为7630吨,占总产量56.73%;25000KVA及以上炉型总数138台,日产量5858吨,占总产量43.27%。硅锰25000KVA及以下炉型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等南方地区,而北方主产区则相对较少,全国25000KVA及以下总炉数294台,在开落后产能日产占在开总产量的比例为22.16%。

综合来看,铁合金产能置换以及对限制类产能的淘汰对硅铁的影响大于硅锰,硅铁25000KVA及以下炉型日产占总日产的比例超过56.73%,而硅锰占比为22.16%。硅锰南方地区的产能淘汰压力大于北方,主要集中在广西、贵州等省份,内蒙古、宁夏等地成本优势的凸显,使得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且内蒙古及宁夏对落后产能的政策布局紧跟时势,2021年后净新增产能减少。

2024年新产能

2023年,内蒙古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促进铁合金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提出了对自治区未来铁合金发展的新规划,对铁合金行业的新增产能有所放松。2023年9月起,内蒙古已开始审批新的铁合金产能。

数据显示,2023—2024年预计全国新增硅铁产能351.6万吨,新投产产能集中在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其中内蒙古投产占比约为39%,甘肃约为30%,新疆约为22%。2024年在建项目预计可投产的产能约为217.2万吨。其中备受瞩目的是新疆吉铁项目,其共分四期,建设年产200万吨FeSi75硅铁生产线,均采用40.5MVA半封闭矿热炉,拟建电炉16台。一期工程建设年产55.32万吨FeSi75硅铁生产线。截至2023年年底,甘肃、内蒙古、重庆、陕西等地已有多个项目投产,少量项目仍处于在建阶段,对于今年投产的项目尚不明确。若不考虑投产时间尚不明确的评审项目,2023—2024年硅铁新增产能占总产能比重接近20%。

2024年硅锰潜在新投产产能较硅铁更多。据统计,2024年预计硅锰新增产能约为172万吨,投产时间多集中在2024年上半年。新投产产能多集中在内蒙古、重庆、广西等地,其中内蒙古占比超过50%,重庆占比14%。这其中尚未包含2023年内蒙古通过评审的硅锰项目。内蒙古工信厅数据显示,2023年通过评估的17个项目合计产能438.7万吨,其中涉及硅锰产能191.9万吨,占比超过40%。若不考虑尚未明确投产时间的评审项目,2024年硅锰新投产产能占总产能比例在7%左右。

结论

我国铁合金产业几经变迁,目前形成了产能过剩、区域不均的格局。2014年以前我国铁合金主产地集中在南方。随着北方铁合金行业的迅猛发展,2014年内蒙古超过广西正式成为全国第一大主产地,随后铁合金产能“战线”不断北移,南方市场的份额逐年降低。由于行业门槛低,在产能北移的过程中,铁合金产能过剩加剧。

作为“两高”行业的代表,过去对铁合金行业的能耗能效监管严格,叠加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对旧产能的淘汰以及限制类产能置换的管控愈发严格。“十四五”双碳政策指引下,内蒙古、宁夏等多省出台了多项政策,出清、淘汰铁合金落后产能。但通过对比今年来政策的变化,能明显看出内蒙古对于铁合金行业的态度在逐步转向宽松,并且自2023年起允许新增产能的投放。

今年起铁合金行业将面临更大的变化和挑战。这种变化和挑战来源于大量优质及新增产能的投放,以及对于铁合金淘汰类及限制类产能出清年限的放宽。在未来,铁合金行业的变化将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北方新增优质产能对南方的替代,南北成本差距继续拉大。2024年,硅铁及硅锰大量新增产能依旧集中在北方地区,而北方天然的成本优势将进一步挑战传统南方成本支撑的逻辑,也将使得成本曲线继续下移。南方多为小炉型、小产能,南、北方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也被动使得南方厂家需通过不断转型以及设备、能源升级来扭转不利的现实。北方优质产能的大量投放,将继续压制南方厂家的开工率,南方或长期维持低开工率。

第二,新优质产能对旧产能的挤压。近两年将处于新产能大量投产、旧产能淘汰或置换延期的更替期。新产能均为大型炉,设备启停成本增加,同时配备绿色清洁工艺设备,产量变动更为刚性,灵活度不及小型炉,但对厂家而言更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

第三,行业巨变仍在进行中。铁合金产能过剩的现实将加剧,同时内部竞争白热化,对于劣质产能的淘汰迫在眉睫,产能变迁与转移也将使得行业运行模式发生改变。(作者单位:广发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