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生态环境部举行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科技与财务司司长邹首民出席发布会,向媒体介绍科技助力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了记者关注的问题。
刘友宾: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生态环境部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科技工作。今年6月,孙金龙书记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调研时强调,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生态环境部门心中的“国之大者“,务必落实好“三个治污”的总要求,其中,科学治污是做到精准治污、依法治污的基础、前提和关键所在。黄润秋部长指出,更加突出做好“三个治污”,要害在精准,关键在科学,路径在依法。科学治污,就是要遵循规律、实事求是,运用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技术、科技成果,强化科学模拟和预测预报,科学安排任务量和时序进度,切实提高环境治理措施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科技助力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邀请到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邹首民司长向大家介绍生态环境科技工作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采用视频连线方式举行。
下面,我先通报几项我部近期重点工作。
一、举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
2020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近日在京举办,会议围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展研讨、分享和交流,形成了一系列有深度、有价值的观点和成果。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并讲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辟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释了发展与保护、环境与民生、人与自然、国内与国际的关系,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理论成果和精神财富,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生态环境部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不懈奋斗者,把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生态环境部门心中的“国之大者”,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二、上半年全国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0年1-6月,全国地表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显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持续改善的良好势头。
在地表水方面,1940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0.1%,同比上升5.6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1.1%,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长江、黄河等主要江河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3.8%,同比上升5.9个百分点;劣Ⅴ类为0.7%,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
在环境空气方面,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5.0%,同比上升4.9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0%;PM10浓度为5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5%;O3浓度为14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SO2浓度为1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9.7%,同比上升12.6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北京市优良天数比例为71.4%,同比上升9.0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5%。
三、夏季臭氧治理攻坚开局良好
近年来,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细颗粒物(PM2.5)呈下降趋势,但臭氧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在夏季,臭氧已成为导致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超标的首要因子。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形成臭氧的重要前体物,为加强VOCs治理,有效控制臭氧污染,我部制定了《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组织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及苏皖鲁豫交界地区的95个城市开展夏季臭氧治理攻坚行动。
我部已派出168个工作组,深入58个VOCs排放量大、臭氧污染压力重的城市完成第一轮次强化监督帮扶工作,正进一步组织227个工作组,到78个城市开展第二轮次强化监督帮扶,按照“问题精准、时间精准、区位精准、对象精准、措施精准”的总要求,以帮扶为主基调,以监督为保障,指导和帮助地方政府及企业切实减少VOCs排放,提升臭氧治理能力。
各地也积极行动,对攻坚行动进行了部署。北京、山东,以及郑州、洛阳、平顶山、宿迁等多地发出了“给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的一封信”,呼吁企业严格守法、公众积极参与。杭州、太原、济宁、淄博、南通、徐州等城市分别开出了第一张VOCs罚单。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广东等省(市)出台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夜间错时加油和装卸油。
从6月的监测数据来看,夏季臭氧治理攻坚开局良好,治理工作初见成效。95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为19天,同比提高5天;其中80个城市优良天数同比提高,5个城市同比持平,10个城市同比下降。
我部将深入推进强化监督帮扶,加大VOCs减排力度,扎实推动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有效提升优良天数比率,确保完成“十三五”环境空气质量约束性指标任务。
四、《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确定新会期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COP15筹备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国际场合提出要加强双、多边合作,努力将COP15办成一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去年2月,韩正副总理主持召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COP15筹备工作方案。
COP15原定于2020年10月15-28日在云南昆明举办。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约》秘书处各项准备工作均总体延迟,COP15今年无法如期举行。中方与《公约》秘书处积极推进有关工作并协商COP15新会期,经国务院批准,定于2021年5月17日至30日在云南昆明举办,同期举行《生物安全议定书》《遗传资源议定书》缔约方会议。
中方将和《公约》秘书处继续保持密切配合,共同致力于高效推进各项筹备工作,及时公布会议议程等资料,确保将COP15办成一届圆满、成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缔约方大会。同时,我们将持续跟踪新冠肺炎疫情情况,如有变化和调整将及时公布。
下面,请邹首民司长介绍情况。
邹首民: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科技工作的支持,今天很高兴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生态环境科技工作的有关情况,借此机会我先向大家通报一下“十三五”以来的科技工作进展。
科技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利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如何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三个治污的要求,做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都对生态环境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生态环境部认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体制改革决策部署,生态环境科技工作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结果导向,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重大科研项目推进有序。“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投入不断增多,仅中央财政投入就超过100亿元,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完成“十三五”任务部署,长江生态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一期项目顺利实施,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现已进入验收阶段。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生态环境科技工作,先后部署了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固废资源化等十多个专项,基本涵盖生态环境各个领域。这些科技项目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二是科技体制改革进展顺利。我部制定《关于深化生态环境科技体制改革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科研管理放管服,扩大科研院所和科研人才自主权,强化了科研诚信建设,进一步激发广大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三是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一定成效。发布《关于促进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的指导意见》,建成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成果汇聚、信息发布、供需对接、咨询交易等技术服务功能,形成国家与地方相结合、公益与市场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开放共享、统一联动的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体系,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应用。
四是创新科研组织实施机制。以“1+X”模式组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和“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全国500多家优势科研单位、8000名科研人员,形成“大兵团联合作战”的协同攻关模式。建立“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与帮扶指导工作机制,向京津冀、汾渭平原等派驻41个专家团队,向长江经济带沿江城市派驻58个专家团队,为地方提供各类技术方案和措施建议超过500份,有力支撑各地打赢蓝天保卫战和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
五是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在水环境领域,形成重点行业水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系统与应用等八大标志性成果,建成流域水污染治理、流域水环境管理和饮用水安全保障三大技术体系,有效支撑了太湖、京津冀、三峡库区、淮河等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在大气环境领域,建立了大气重污染成因定量化、精细化解析技术方法,弄清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成因,构建了重污染天气联合应对技术体系,有力支撑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在土壤环境领域,开展铬、砷重金属污染地块修复工程示范,为土壤、人居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提供科技支撑。在生态保护领域,形成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方法体系,支撑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建立。在固废领域,大宗工业固废建材化利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重金属安全处置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关键技术突破,带动了固废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支撑了“无废城市”建设。在环境基准领域,首次发布了我国保护水生生物的镉和氨氮水质基准,实现了我国在该领域零的突破。
当前,正面临“十三五”收官,我部也正在积极谋划“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科技工作,具体来说,就是面向世界环境科技前沿、面向环境管理需求、面向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际问题。建立4个支撑体系,即针对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健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技术支撑体系;针对降低生态环境风险水平,构建生态环境风险防控的技术支撑体系;针对生态环境监管职能转变,构建生态环境智慧监管的技术支撑体系;针对生态环境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效能的能力支撑体系。部署6大任务:一是开展环境问题成因机理以及时空和内在演变规律等前沿基础研究;二是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监测、修复等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三是开展生态环境监管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与制度等方法体系研究;四是开展区域流域治理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五是加强创新平台、人才队伍与学科建设;六是推进成果转化和环保产业发展。
围绕这6大任务,推动国家设立O3和PM2.5复合污染协同防治与精准治理、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与区域协同处置、海洋生态安全保障与综合治理等一批科技项目。
我就通报这么多,下面很愿意回答各位媒体朋友关心的问题。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投入不断加大,能否请环境部详细介绍一下科技治污取得哪些成效,产出了哪些重大的成果?
邹首民:谢谢。刚才我在开场白已经说了,“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的科研投入就超过100亿,大家都知道科技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贯穿于污染防治全过程,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对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和内在变化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加清晰和准确,这就使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更加科学、精准。同时,随着一些关键技术的研发突破,我们在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方面的技术可达性更强、经济可行性更加合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更加协调。比如,水专项在钢铁、化工、造纸等重点行业废水治理技术上的突破,使得这些传统重污染行业实现了产能提升和污染减排的“双赢”。
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大家比较关心的重污染天气的预报预测,每个人在出行过程中都要看一看今天的空气质量如何。在重污染天气预报方面,通过科技攻关,污染过程预报的准确率接近100%,污染级别的预报准确率接近80%,预报的时长由以前的3-7天,目前扩展到10天。大家不要小看这个科技进步,由于预报预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使各地提前采取应急管控措施,减少污染物的累积起点,降低污染峰值。在工业废水处理方面,大家都知道我国是钢铁大国,钢铁产量世界第一,我们突破了焦化行业废水强化处理集成技术,应用于鞍钢、武钢等大型企业,累计实现节水和废水回用1.1亿吨,直接惠及企业产值超过1500亿元/年。在钢铁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方面,中国现在是唯一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钢铁全流程超低排放技术体系的国家,首钢股份迁安钢铁公司是世界上首家实现全流程超低排放的企业,使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成为可能。2019年4月,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印发《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大力推广超低排放技术。
新华社记者:请问近期设立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主要投向哪些领域,基金的设立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将会起到哪些作用?
邹首民: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定,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重大意义。基金由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发起,基金首期总规模达到885亿元。
基金出资方包括财政部、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主要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等战略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是聚焦长江经济带沿线的绿色发展领域,同时适当辐射国家其他重大战略区域,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也是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创新投融资方式。主要采用股权投资和基金注资等方式,重点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和国土空间绿化、能源节约利用、绿色交通、清洁能源等绿色发展领域。基金主要采用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管理,生态环境部在基金正式运作过程中将与财政部、上海市人民政府、沿江11省市各级政府以及基金运营管理团队密切合作,发挥生态环境部门的信息资源优势,组织各地环保部门做好项目储备,引导基金投入到污染防治攻坚战最急需的领域,充分发挥基金的作用。谢谢。
人民网记者:在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生态环境科技是发挥了什么作用?
邹首民:谢谢你的提问,现在还是正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主动服务“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在此期间广大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也积极为这次疫情防控提供了科技支撑。
第一,充分利用水专项的研究成果为疫情严重的地区提供相应的设备,包括利用水专项研究出来的高传染性活毒废水应急处理装置,废水应急监测、饮用水安全保障等设备,向疫情相关10多个省市提供80多台套技术装备。
第二,利用广大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编制《新冠病毒疫情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技术手册(第一版)》等一批与疫情防控有关的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指南、管理技术手册,指导各地在疫情期间做好环境监管与风险防护。
第三,国内很多科研单位,如我部南京所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开发的成果,紧急改造为“医疗垃圾应急处理技术与装置”,支持火神山医院等的医疗废物处置,形成日处理10吨医疗废物的处理能力,为疫区医疗废物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提供了“硬核”技术。
第四,利用我部建设的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开辟“应对疫情期间复工复产环保需求”专栏,搭建环境治理需求方和技术持有方供需对接与咨询帮扶渠道,为企业顺利复工复产的环保难题提供技术支持。
第五,发挥科学普及作用,编制一些疫情有关的环境保护科学知识问答,包括在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过程应该注意的事项,组织举办“云科普”系列活动,传播疫情防控相关科学知识,增强公众自我防护能力,消除恐慌情绪。同时,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一时间向所有的环境科研人员发出要利用科学知识,积极投入抗疫的倡议。
南方都市报记者:请问“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与技术帮扶工作机制运行如何,对地方科学治污和精准治污发挥了什么作用?
邹首民:“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与技术帮扶最初是为了更好地实施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而创新的一种科研组织模式。在攻关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派驻了28个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这些工作组深入地方一线,送科技解难题,把脉问诊开药方,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解决地方“有想法、没办法”的人才和技术瓶颈。
这种模式由生态环境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驻点跟踪工作组、地方人民政府通过签订四方协议的方式推进实施。2018年,我们把这种模式推广应用到汾渭平原、雄安新区、新疆昌吉自治州等13个城市。同时,也向长江沿线派驻了58个工作组,支撑地方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
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构建了“问题识别—目标提出—减排分析—方案提出—评估优化”的技术帮扶工作体系。以支撑打赢蓝天保卫战为例,各工作组编制高分辨率动态源清单,开展精细化来源解析,帮助每个城市精准识别主要污染源,研究提出符合当地污染特征和产业能源结构实际情况的综合解决方案。同时,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开展重污染天气应对,形成“事前预判-事中跟踪-事后评估”的工作模式,即在每次重污染过程中,工作组首先提出应对方案,政府采纳实施,工作组及时对相关措施进行跟踪评估,并优化改进应对方案,指导下一次重污染天气科学应对。
各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在帮助地方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带动地方人才培养和成长,大幅提升地方科技基础能力,形成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这项帮扶工作既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广泛好评,也使科学家们有了真正的荣誉感和成就感,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当前污染治理技术需求旺盛,但市场上技术鱼龙混杂,地方和企业选择技术时往往无所适从,生态环境部如何指导地方和企业做好技术选择?
邹首民:大家都知道随着环境治理深入,技术作用日益凸显,以前靠管理很容易实现的管理目标,现在要想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关键还是要依靠科技,现在技术种类繁多,给地方特别是企业在选择过程中的确造成了困难。生态环境部在指导地方和企业选用先进可行可靠的技术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发布年度《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从2007年开始,我部每年结合当年的环境治理技术需求热点,发布《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选择环境和经济效益都比较好的先进技术,特别是经济效益比较好的技术,供企业以及管理部门选择使用参考,目前已经发布了共1173项先进技术。同时随着国家机构改革,温室气体管理职能划转到生态环境部,目前已经发了三批《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这些发布的技术,其中一部分被地方和企业采用,比如有的技术在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是建设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推广展示先进适用技术。平台坚持公益性定位,以技术评估、筛选、孵化、咨询、展示、推广和服务为核心任务,汇集全国先进适用技术,为地方和企业筛选出易推广、成本低、效果好的先进适用技术。这个平台类似于一个技术大超市,目前已经汇集了4500多项技术。同时,组织线下供需双方面对面对接,确保平台推荐的技术好用、管用。
三是举办系列成果推介活动。2019年,我部先后在长江上中下游(成都、长沙、南京)举办3场“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生态环境科技成果推介活动”,累计推介生态环境治理技术近600项。今后,还将继续组织开展类似的成果推介活动。
四是发挥驻点专家团队作用。我部向全国派出了99个专家团队深入地方一线,利用他们掌握的科学技术和专业技能直接支持地方污染防治,给地方送技术,解难题。
人民日报记者:关于生态环境资金的问题,不管是生态环境保护还是污染防治攻坚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十三五”以来生态环境资金投入到哪些方面,发挥了什么样的效果?将来在“十四五”资金投入有什么考虑?
邹首民:“十三五”期间我部配合财政部管理的生态环境资金有四项,分别是水污染防治资金、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和农村环境整治资金。“十三五”期间累计下达2248亿元。
一是水污染防治资金783亿元,重点支持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等。资金对各地消减劣V类断面、建立重点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解决黑臭水体、改善环境质量都发挥了很大的支撑作用。
二是大气污染防治资金974亿元,其中2020年是250亿元,比2016年增加了约119%。资金主要用于京津冀、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包括冬季清洁取暖试点。资金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是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85亿元。重点支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受污染土壤管控修复、重金属污染防治等。
四是农村环境整治资金206亿元。支持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规模化以下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对改善农村环境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十四五”期间,希望继续加强在大气、水、土壤、农村等领域的资金投入。
封面新闻记者:请介绍一下今年上半年全国突发环境事件有关情况,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方面生态环境部做了哪些工作?
刘友宾:2020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突发环境事件107起,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22.5%。其中,生产安全事故引发50起,交通运输事故引发42起,违法排污引发4起,自然灾害引发4起,其他原因引发7起。从事件原因上看,生产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仍是引发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主要原因,两者合计超85%。在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共同努力下,妥善处置了包括鹿鸣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泄漏事故在内的一批突发环境事件,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我部始终坚持并落实好“有事没事当有事准备,大事小事当大事对待”“五个第一时间”等有效做法,从严格环评把关、加强预案管理和预警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强环境风险管控,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一是加强环境应急值守,确保突发环境事件早发现、早调度、早处置。二是强化信息公开,发生重特大或者敏感突发环境事件时,督促当地政府落实“5·24”要求(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三是科学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第一时间派人赶赴现场,指导和督促有关部门和地方妥善处置,最大限度减少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生态危害,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安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在“十四五”规划方面很多部门都已经把规划提上日程了,刚才也介绍了“十四五”生态环境科技方面也有很多部署,想问这些部署具体将怎样实现,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有什么样的助力?
邹首民:目前,各部门都在开展“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为了强化科技支撑“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我部也启动了“十四五”生态环境科技需求和重点研发任务的凝练工作。目前,已形成了初步的思路和框架,具体如下:
“十四五”生态环境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防范生态环境风险为核心,以支撑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突出科学治理、精准治理、依法治理、系统治理和智慧治理,着力深化生态环境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新时代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引领和支撑。
具体来说,就是面向世界环境科技前沿、面向环境管理需求、面向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际问题。建立4个支撑体系,即针对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健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技术支撑体系;针对降低生态环境风险水平,构建生态环境风险防控的技术支撑体系;针对生态环境监管职能转变,构建生态环境智慧监管的技术支撑体系;深化环境科技体制改革,构建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效能的能力支撑体系。部署6大任务:一是开展环境问题成因机理以及时空和内在演变规律等前沿基础研究,提升科学认知;二是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监测、修复等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和精准治污能力;三是开展生态环境监管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与制度等方法体系研究,提升依法治污水平;四是开展区域全过程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修复的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研究,提升系统治理和保护水平;五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与布局优化、人才队伍与学科建设等,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六是大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提升解决生态环境实际问题的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积极与科技部等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将我部需求纳入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并组织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积极支撑污染防治攻坚战。
中新社记者: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如何,生态环境部如何推进环保产业发展,谢谢。
邹首民: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是统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管理工作加强,包括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环保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加速释放,战略地位不断提升。
一是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环保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环保产业的营收达到1.6万亿元左右,比2017年增长18%以上,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速。
二是环境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环境治理支撑能力显著增强。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一般污染治理技术和产品基本能满足市场需求。有些技术我们已经走到世界前列,包括大家都了解的火电超低排放技术,也包括钢铁行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技术,都是世界领先。
三是环境服务的模式不断创新,企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在生产环保设备、建设环保设施的同时,环保企业把工作逐渐向环境服务领域延伸,第三方治理、环境绩效服务、环境金融等服务业态呈快速发展态势。“互联网+”模式、PPP模式、生态导向的开发(EOD)模式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环境治理领域得到创新应用,使我们环保产业更加壮大。
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环保产业发展,从加大资金投入引导、拓宽和规范环保产业市场等方面积极推动环保产业发展。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资金引导。2020年,我部配合财政部,安排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和农村环境整治资金523亿元,各级地方政府也加大污染治理投入,环保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二是完善生态环境标准体系,拓展环保产业市场。通过标准倒逼,促使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处理工艺进行污染防控,促进环保产业优化升级。
三是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和落实环保产业税收优惠、金融扶持政策,支持环保产业发展。
四是积极开展环境服务模式创新,推进工业园区第三方治理、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等,提升环境服务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做好相关服务,引导环保产业发展。
人民政协报记者:我们在助推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刚才也提到我们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平台发挥了哪些作用,谢谢。
邹首民:重点说一下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希望各位记者朋友多帮我们宣传推荐这个平台,这个平台是我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文件精神的重要措施,也是我部支持地方和企业精准、科学治污的重要举措之一。平台依托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建设和运行,两年前开始谋划、去年开始上线运行。平台坚持公益性定位,主要开展技术评估、技术筛选、技术孵化、技术咨询、技术展示和技术推广等核心任务。目标是网尽天下环保好技术,为企业和政府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目前这个平台已经汇集了4500多项先进适用技术,还在不断丰富完善中。
一是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开设“无废城市”“VOCs污染防治”“畜禽养殖”等专栏专区,分类梳理、遴选和展示技术、案例等,并及时输送至攻坚一线。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筛选了76项先进适用技术,向各试点城市进行推广;又如,针对今年夏季VOCs治理攻坚行动,征集了11项成本低、效果好的VOCs治理先进适用技术,进行集中展示和推广。
二是围绕用户需求,快速响应提供技术服务。平台积极响应用户提出的各类技术需求和难题,帮助用户解决了如污水处理厂重金属超标、企业恶臭气体处理、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等一大批难题。
三是服务疫情防控,助力企业复产复工。平台开设应对疫情专区,发布医疗废水、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积极服务落实“六保”任务,组织召开多场次企业复工复产环保需求座谈会,为地方和企业提供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相关技术支持。
四是开展线下技术服务。平台除了开展线上技术服务之外,还在线下直接开展点对点服务相关城市。根据各个城市提出的问题,点对点去城市帮扶,包括天津、成都、长沙、湘潭、南京进行成果供需对接和推广,累计为1500余家企业提供了科技咨询服务。
希望大家帮助我们多宣传、多推广这个平台,也呼吁大家有好的技术,在市场上认可的,经实践检验是可行的,都可以到我们平台进行展示和发布。谢谢!
刘友宾: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邹首民司长,谢谢各位记者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