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
公众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行业动态
《国家碳达峰试点(唐山)实施方案》 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24-07-03

来源:唐山市人民政府网
摘要:统筹谋划部署试点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组织编制了《国家碳达峰试点(唐山)实施方案》

一、编制背景

争创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是我市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市有效开展碳达峰工作、顺利达成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抓手。2023年11月,我市成功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为有效落实《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的安排部署,立足我市现有发展基础和自身优势,围绕工业、能源、交通运输、建筑、农业、生活消费等重点领域,统筹谋划部署试点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组织编制了《国家碳达峰试点(唐山)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二、编制思路

围绕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一条主线谋划总体布局。《方案》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市提出的“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走好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围绕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方案》提出了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为引领,以钢铁、能源、化工、建材、交通等低碳发展为核心,不断深化区域绿色低碳协同创新模式,打造老工业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示范区。

立足钢铁和新能源两大重点领域明确试点定位。《方案》提出我市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的三个定位,即老工业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示范区、钢铁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环渤海地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其中,钢铁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是立足钢铁产业的规模和优势,着力提升钢铁产业低碳转型能力,打造全国最大钢铁清洁生产示范基地;环渤海地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将重点推进风光储氢协同发展、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打造北方地区新型能源生产应用基地和储能之城。

突出从发展模式、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三大维度进行探索实践。《方案》提出在产业转型和产城融合的低碳发展模式、钢铁等行业的低碳技术创新应用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试点探索,为其他老工业城市的产业转型和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进行示范。

三、主要内容

总体要求

(一)工作基础

(二)面临挑战

(三)指导思想

建设目标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唐山提出的“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走好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围绕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提出了唐山市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的试点定位、实施路径、总体目标和具体指标。

主要任务

(一)推动钢铁行业尽早达峰

大力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持续优化钢铁企业布局,建立健全产能产量“双控”机制,构建废铁废钢回收利用体系,推进电炉短流程炼钢产能替代,加快钢铁产品提质上档,全面提升钢铁行业能效水平,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和综合利用率,持续推进钢铁产业智慧低碳制造。

(二)提升能源与资源利用效率

全面提升节能管理能力,实施节能降碳重点工程,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提升,加强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

(三)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发展氢能,合理调控油气消费。

(四)推动其他重点工业低碳转型

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推动建材行业碳达峰。

(五)促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

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推进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六)推进城乡建设低碳发展

推进城乡建设低碳转型,提升建筑绿色节能水平,加强清洁能源利用,推进农业农村低碳建设。

(七)发展循环经济助力降碳

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加强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推进再生资源高效利用,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

科技创新

聚焦我市对于绿色低碳科技的需求,从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部署重点行业低碳技术应用场景建设示范、实施绿色低碳领域科技开放合作工程、绿色低碳领域标杆科技企业塑造工程、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五个方面,提出科技创新的主要工作。

重点工程

包括节能降碳改造、绿色低碳先进技术、可再生能源开发、循环经济发展、环境基础设施及其他等重大工程100项。

政策创新

(一)推进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设

(二)研究建立健全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与认证管理体系

(三)加强财政和税收政策保障

(四)健全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金融和经济政策

(五)加快市场化机制建设

全民行动

(一)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二)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三)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四)强化领导干部学习培训

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二)健全政策体系

(三)加大资金保障

(四)加强监督考评

(五)做好宣传推广

(六)推进区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