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
公众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行业动态
鄂尔多斯现有290座煤矿 冲击地压煤矿10座

发布日期:2021-04-22

 

内蒙古煤矿安全监察局消息,鄂尔多斯分局辖区目前共有十座冲击地压煤矿,对比290座煤矿的基数来说,所占比重不大,但是随着煤矿开采年份的增加,目前越来越转向深部开采,冲击地压的问题日益凸显。如何继续确保鄂尔多斯地区煤矿可持续安全发展,保持现有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是鄂尔多斯分局现在和今后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鄂尔多斯地区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有其特殊性,其他地区的治理经验只能参考不能照搬。”鄂尔多斯分局副处级监察专员张迎中从辖区发现冲击地压灾害之后,就一直在研究鄂尔多斯的冲击地压防治工作,他总结鄂尔多斯冲击地压有“三个特点”:一是工作面为长距离、大采高布置,回采周期长。鄂尔多斯地区冲击地压煤矿的开采规模超出了国内多数省份的大部分冲击地压煤矿,部分冲击地压煤矿工作面走向长度达6公里,煤层厚度5-12米,受产能控制,工作面推采时间一般都在2-3年,许多冲击地压的防治工作都是新课题,在本地区没有可供参考的历史经验,需要从头开始摸索。二是多种灾害相互叠加,治理难度大。鄂尔多斯乌审旗地区冲击地压煤矿全部为水文地质复杂型煤矿,矿井受煤层顶板承压含水层的影响,矿井涌水量在1000-2000m3/h,最大水压达6Mpa,该地区的煤层全部为容易自燃煤层,自燃发火期短,冲击地压的防治工作中的顶板水力预裂、爆破预裂、小煤柱留设等措施,对防火和防治水工作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平衡点很难把控。三是防冲专业技术人员少,工作条件差,队伍不稳定。鄂尔多斯地区的冲击地压防治工作,起步较晚,防冲人员较少,目前主要依靠人才引进,但是部分煤矿所在地地广人稀,交通不方便,距离最近的城市需要近半天的行车路程,人才难以引进不好留住,防冲队伍的稳定性和专业性与其他省份有较大的差距。

鄂尔多斯冲击地压煤矿在努力摆脱冲击地压的防治困局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巴彦高勒煤矿以壮士断腕的巨大魄力,吸取在山东防治冲击地压的技术经验,立即关闭冲击地压显现的原设计首采区,按照防冲设计,全面实行多盘区布置,迅速开始进行全井田范围的开拓,“井”字形布置盘区,并认真按照防冲设计开始落实小煤柱留设、切顶卸压等一系列的防冲措施,提早谋划部署,有效的控制住了冲击地压。葫芦素、门克庆、母杜柴登、纳林河二号井等煤矿在发现冲击地压显现以后,由于之前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在认真组织前期调研学习之后,开始进行大规模有计划的招聘防冲方面人才,严把招聘质量,从山东、河南等冲击地压严重的煤矿企业招聘有经验的防冲专业技术人员,充实煤矿的防治技术管理体系,落实各项防冲措施,并不断的与科研院所、高校进行合作,投入大量资金应用防冲方面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采取了一切可行手段防治冲击地压。

前期乌审旗地区冲击地压煤矿全部为大产能矿井,设计产能大部分在1000万吨以上,在监管监察部门严格管控下,从2016年-2018年煤矿企业辖区采深超过400米的煤矿全部完成了冲击地压鉴定和评价工作,完成了防冲设计和技术措施的论证工作,完成了“三限三强”等各项防冲措施落实的工作。在国家局有关文件印发以后,鄂尔多斯分局及地方监管部门克服种种困难,将全部冲击地压煤矿的产能降到800万吨以下,并严查超能力组织生产的行为,落实了“严格控制冲击地压矿井生产规模”的有关要求。

鄂尔多斯分局要求各冲击地压地压煤矿企业落实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要求,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智能化矿井建设推进工作机构,统筹组织智能化开采规划研究、煤矿生产接续、资金筹备、技术研发、项目组织实施等的工作,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为煤矿工人提供更安全的工作环境,提升安全感和幸福感。鄂尔多斯地区冲击地压防治水平虽然起步较晚,但是防治技术和手段处于全国前列,已后来居上,分局鼓励煤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切实有效的手段来防治冲击地压。

经过政企联合,不懈努力,目前乌审旗地区的冲击地压灾害得到了有效的预防,下一步鄂尔多斯分局将按照国家矿山监察局的有关要求部署,以实现“零矿震、零冲击”为目标,持续紧盯冲击地压这一重大灾害,明确监察重点,加强源头管控,督促冲击地压煤矿企业有效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管理工作体系,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加强现场管理,坚决防止冲击地压煤矿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带病”组织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