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有和民营企业开展的研发项目
2019年底,中国第二大钢铁企业河钢集团宣布,计划建造一座年产能约120万吨规模的氢冶金示范性工程。对于粗钢产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一半以上的中国,这是钢铁行业在脱碳减排路上迈出的历史性一步。
尽管目前我们并不确定这处年产能120万吨的氢冶金示范工程何时投入运行,但河钢集团已开始与意大利钢铁制造商特诺恩公司(Tenova)展开合作,为2020年破土动工做好技术准备。该项目据称是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最大规模的工业级氢冶金技术项目。
另外,宝武集团也开始积极布局。2019年初,宝武集团与中核集团和清华大学携手合作,共同开发“核能制氢”技术,用以代替炼钢工艺中使用的化石燃料。
2019年9月,另一家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中型企业酒泉钢铁集团,成立了氢冶金研究院,探索“煤基氢冶金理论”。经过实验室验证后,酒钢将全面建成示范基地。
以上三家企业均为国有企业,不过,作为中国第五大钢铁企业的民营钢铁企业建龙集团,也在开发氢冶金技术方面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2019年9月,建龙集团启动建设年产30万吨的氢、煤混合熔融还原法生产高纯铸造生铁项目,氢将通过焦炉煤气分离获得,该项目计划在2020年10月进行首次试生产。
最新的氢冶金项目由另一家民营企业日照钢铁集团于2020年5月初启动。该项目计划将利用氢气年产50万吨直接还原铁,氢气是从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醋酸乙烯的共生产品中提取出来的。
广泛使用氢能源面临的挑战
根据一些分析师的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制氢产能约为每年7000万吨,中国占全球三分之一。目前,中国的氢供应主要面向化工行业,少部分用于交通运输行业,例如:河钢集团首座重卡加氢示范站于2020年8月28日投入运行。因此,中国现有的制氢产能远不能支撑钢铁行业的需求。
河钢集团首座重卡加氢示范站
除了制氢产能有限,制氢成本高也是一个挑战。按照中国目前氢能市场价格(约每吨6万元人民币或7800欧元),采用氢能炼铁工艺成本比传统高炉冶炼工艺至少高五倍以上。
因此,推进氢能源发展成为可行的解决方案,首先要解决制氢工艺水平和成本问题。这意味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和资金支持。
中国碳排放交易试点系统
碳减排是中国钢铁行业目前面临的一项核心挑战。2019年,中国粗钢产量达9.96亿吨,其中大约7.8亿吨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从铁矿石中生产出来的,占78%,其余22%由废钢生产而来。
2011年以来,部分中国钢铁企业参与了中国政府建立的碳排放交易试点系统。2017年12月,中国政府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电力行业成为首批被纳入的行业。据报道,钢铁行业也将很快被覆盖。这将推动钢铁企业把更多资源投入到氢等低碳能源的开发上。
长期来看,前景光明
无论如何,“以氢代煤”这项技术都充满希望,也充分证明世界钢铁协会的信念: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全体钢铁人的共同努力,新的“碳中和”技术必将出现,只是具体时间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