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绿色低碳发展的成绩令世界同行惊喜敬佩,但要清醒地看到,钢铁行业科学进步的原始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能力仍需要不断系统、全面加强。特别是要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各方的协同联合攻关机制,在加大基础研究力度的同时,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让先进的节能环保生产技术成果不断创新应用实践,形成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的强大合力。”8月14日,在2024年全国冶金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暨冶金绿色低碳高端论坛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黄导表示。
绿色低碳发展中国钢铁在行动
黄导介绍,针对绿色低碳发展,中国钢铁行业推行了超低排放和极致能效两大工程。其中,超低排放工程的工作目标为,到2025年,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国力争80%以上产能完成改造。为此,中国钢铁业积极推动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为实现钢铁生产制造全过程、全环节、全方位超低排放升级改造,付出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超低排放工程的实施,中国钢铁的环境标准、环境绩效、环境技术、环境管理都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截至2024年8月15日,共有146家钢铁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
极致能效的工作目标为,到2025年,钢铁行业炼铁、炼钢工序能效标杆(先进)水平以上产能比例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清零,行业节能降碳效果显著,绿色低碳发展能力大幅提高。为此,中国钢铁业深入推进节能技术工艺装备创新与改造升级,全流程能源效率提升;全面开展能效对标达标,积极开展钢铁行业能效标杆示范企业创建;加强数据治理,牢固工作基础。钢铁行业通过“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培育,力争实现2023年0.8亿吨~1.0亿吨、2024年1.5亿吨~2.0亿吨、2025年2.0亿吨~3.0亿吨钢铁产能达到能效标杆水平。
推广应用先进环保节能低碳技术
促进钢铁行业绿色转型升级发展
黄导表示,为进一步高质量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积极推广成熟可靠的钢铁超低排放改造技术,有效降低超低排放未实施企业的改造投资与运行成本,促进行业按期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目标,指导企业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少投入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切实帮助企业做好超低排放改造工作,2023年,钢协在征集汇总钢铁超低排放技术清单的基础上,进行调研、评估、遴选和行业专家投票,有效地为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实践提供服务和支撑。
黄导提出,要充分发挥超低排放BAT(最佳可实践技术)等节能环保先进技术清单的引领作用。“钢协通过汇总、归纳、整理优秀技术,召开研讨评审会,并多次征求专家意见等,通过对最初征集的193项备选技术逐项分析比较,优中选优32项,形成鼓励类《钢铁行业超低排放BAT清单》,还发布了极致能效T50技术清单、钢铁低碳技术清单等供企业在应用实践中提供切实地参考借鉴。”黄导说。
探索建立先进环保节能低碳
减排共性技术研发应用平台
黄导认为,推动中国钢铁绿色低碳发展,应充分发挥不同科技创新平台的功能定位,加强协同创新与合作,探索建立超低排放共性技术研发应用平台。
他认为,钢铁企业、钢协、政府部门应组成钢铁创新利益共同体,搭建“以需求为导向、强强联合、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研发平台,以“揭榜挂帅、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突破关键”的共建共享共赢方式,实现钢铁行业共性技术的协同创新研发合作战略政策和合作研究模式探索、先进技术成果产业化推广与知识产权保护、超低排放绿色低碳等共性前沿技术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