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
公众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行业动态
“十四五”中国铁路将有这些大动作!

发布日期:2021-03-09

       铁路是国家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十四五”建设规模有多大?备受关注的高铁怎么发展?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国铁集团董事长陆东福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一一给出了答案:“十四五”期间,铁路建设任务仍十分繁重,在建、已批项目规模为3.19万亿元,到2025年高铁将覆盖98%城区人口50万以上城市。今年7月1日前复兴号将开进西藏、开到拉萨,而目前新一代更高速度、更加安全、更加环保、更加节能、更加智能的复兴号动车组新产品也正在研发中。

     “十四五”在建、已批项目规模3.19万亿元

      “十三五”期间,国铁路营业里程由“十二五”末的12.10万公里增加到14.63万公里、增长20.9%,其中高铁由1.98万公里增加到3.79万公里、翻了近一番,“四纵四横” 高铁网提前建成,“八纵八横” 高铁网加密成型,建成了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

         陆东福介绍, “十四五”期间,铁路建设任务仍十分繁重,在建、已批项目规模为3.19万亿元;到202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7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含城际铁路)5万公里左右,铁路基本覆盖城区人口20万以上城市,高铁覆盖98%城区人口50万以上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国铁集团将川藏铁路作为铁路建设的“头号工程”,举全行业之力组织推进。陆东福表示,目前,先期开工的“两隧一桥” (色季拉山隧道、康定2号隧道、大渡河桥)隧道工程已全部转入洞内施工,桥梁基础施工已全面展开,形成了良好的试点示范效应;雅安至新都桥186公里、波密至林芝151公里正在组织招标,3月底可实现开工建设;新都桥至波密674公里正在进行专项技术审查,近期开展初步设计审查,争取8月份招标,四季度具备开工条件。

       研发新一代更高速度更高智能复兴号

       “十三五”期间,我国铁路自主创新取得重大成果,总体技术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高速、高原、高寒、重载铁路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智能高铁技术全面实现自主化。特别是复兴号动车组,在安全性、经济性、节能环保等方面展现出优异性能,深受市场和广大旅客欢迎,客座率较动车组平均客座率高出0.7个百分点。目前,已经形成涵盖时速160公里至350公里速度等级的复兴号系列化动车组。

      陆东福透露,深化复兴号高速列车自主创新,目前正在组织几项重点工作:一是今年7月1日前将复兴号高原内电双源动力集中动车组开进西藏、开到拉萨,实现对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二是今年7月1日前在京沪、京哈、京广、成渝等高铁集中投放一批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扩大运营体验范围,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更高品质的旅行生活。三是启动 “CR450科技创新工程”,计划基于时速350公里高铁基础设施条件,主要通过对高铁移动装备技术的全面提升,即研发新一代更高速度、更加安全、更加环保、更加节能、更加智能的复兴号动车组新产品,实现我国高铁更高商业运营速度,持续巩固我国高铁领跑优势。

      为我国碳达峰、交通运输减排多作贡献

        陆东福介绍,近年来,铁路部门加大货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2016年铁路货运量触底反弹,并保持持续增长。2020年,国家铁路货运量达到35.8亿吨,占全社会货运量的比重由2016年的7.7%提高到9.9%,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尤其是蓝天保卫战作出了应有贡献。

       铁路是典型的绿色交通工具,他给出了一组数据:“十三五”铁路货运量同比增运2.27亿吨,与公路完成同样运量相比,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000万吨。近年来,铁路自身能源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目前,国家铁路电气化率达到74.9%,预计2021年铁路货运量完成37亿吨,电力机车完成的牵引工作量将达到90.5%,国家铁路燃油年消耗量已从最高峰的1985年583万吨下降到231万吨,降幅达60%,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56万吨。

      “我们将进一步抓住国家调整运输结构的有利契机,对标中央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要求,全面优化铁路货运布局,用好大秦、浩吉、唐呼、瓦日等货运大通道能力,推进铁路专用线进港、进矿、进物流园,进一步稳住大宗货物运量。同时,大力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解决货运列车运行时间长、送达时间不确定等问题,不断提高铁路货运市场竞争力,努力扩大铁路市场份额。”陆东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