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
公众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行业动态
防止房地产泡沫化需多管齐下

发布日期:2021-03-04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昨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的一番讲话,让舆论热点再次聚焦在房地产风险上。会上披露的一项数据颇有深意——2020年房地产贷款增速8年来首次低于各项贷款增速。这意味着,房地产市场的“降温”已经开始向信贷供给端延伸。减少房地产对信贷资源的过度挤占,不仅有利于避免房地产市场的盲目加杠杆扩张,也有利于将腾挪出的信贷资源更多地分配给实体经济,实现保市场主体;同时,从居民部门角度看,由于房贷是我国居民主要的负债来源,合理控制按揭贷款增速还有利于遏制居民部门杠杆率快速上升的势头,维护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的健康。

近年来,我国通过一系列调控措施强化“房住不炒”预期,稳定房价。在常用的限购、提高房贷首付比例、增加土地供应等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房地产调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作为房地产加杠杆的主要推手,银行信贷供给若不严把闸门,再遇到疫情这类的黑天鹅事件对经济发展的严重冲击,宽信用对冲政策的出台或多或少会让可观的信贷资源再次涌入房地产领域,吹大房地产泡沫,去年以来个别城市的楼市异常火热就是反映。

可见,管住信贷供给对于防范房地产市场过热尤为重要。也因此,在去年宏观对冲政策出台稳定经济的同时,监管部门也通过窗口指导部分银行控制房贷增速、制定房企融资“三道红线”和新设银行房贷集中度考核等长短期相结合的措施,努力从信贷供给端严把关,完善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

但市场预期的扭转并非一朝一夕可为。让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减少投资投机的金融化属性,不仅仅需要从房地产市场着手调控,更需要多管齐下。居民买房投资而非自住,本质是将储蓄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投资。我国居民储蓄率多年来保持在较高水平,居民的储蓄习惯有出于预防性的考虑,如为自己未来的养老开支提前积蓄,这实则反映出我国养老第三支柱发展的不完善,从而对当期消费形成了一定抑制。同时,对普通居民来说,投资渠道较为单一有限,主要集中在房产、银行存款等,部分原因是因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因此,要强化居民对“房住不炒”理念的认同,稳妥有序防范房地产泡沫化,除了要完善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防范房地产盲目加杠杆外,还要完善金融市场发展,给居民更多投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