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
公众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行业动态
补牢织密国家水网 多措并举保障供水

发布日期:2023-07-19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内蒙古引绰济辽工程文得根水利枢纽实现下闸蓄水,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隧洞贯通,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进入全线实施阶段……今年以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实现关键节点目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开工水利工程项目1.76万个,新开工24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数量为历史同期最多,完成水利建设投资5254亿元,同比增长18.1%。当前,各项工程建设进展如何?随着我国进入防汛关键期,在建水利项目如何安全度汛?补牢国家水网,下一步如何发力?

重大工程建设进展显著

日前,吉林水网骨干工程在吉林省东丰县金牛支洞施工现场正式开工。作为《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发布后第一个开工建设的国家水网重大骨干工程,该项目由1条530公里长总干线、16条干线、1条支线和5座泵站组成,建成后将缓解吉林省中西部严重缺水局面,为865万人、220万亩灌区提供水源保障。

河北雄安干渠、福建金门供水、四川三坝水库、安徽凤凰山水库、江西鄱阳湖康山蓄滞洪区、广西下六甲灌区……随着24项重大水利工程在今年上半年顺利开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再次跑出加速度。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司司长王胜万介绍,新开工的24项重大工程分布在14个省、自治区,投资规模超过千亿元,既有重大引调水、重点水源等水网骨干工程,也有防洪工程、大型灌区建设工程,将在保障防洪、供水、粮食生产、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开工项目全面提速的同时,在建工程的施工进度条也在不断刷新,实现了重要节点目标。例如,陕西引汉济渭工程历经多年建设,秦岭输水隧洞的主体工程建设已完成,黄金峡水利枢纽实现下闸蓄水,工程整体已通过通水阶段验收,即将在年内实现汉江水调引关中的目标。作为我国在建规模最大、投资规模最多的水资源配置工程之一,云南滇中引水工程目前已完成隧洞掘进603公里,占隧洞总长的79.8%,累计完成投资612亿元,占总投资的74.2%。滇中引水二期配套工程也正在加快推进,现正在进行管线开挖与隧洞掘进。

在完工工程方面,青海省黄河干流防洪工程、吉林松花江干流治理工程等4项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已全面发挥工程效益;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工程已完成建设任务,广东西江干流治理、长江干流江西段崩岸应急治理、海河防潮闸除险加固等工程即将陆续完工。目前,西藏拉洛水利枢纽、安徽月潭水库等工程正在进行竣工验收准备工作。

“通过实行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周报制度,加密调度会商,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地方的协调联动,推动一批工程及时开工建设。”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表示,下一步将压茬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争取下半年再开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努力保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进度。

多措并举保障供水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灌区作为粮食安全的基础保障,在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中发挥着“主力军”和“压舱石”作用。

今年上半年,大中型灌区新建和改造项目投资达406亿元,比2022年新增7个百分点,其中包括新建17处大型灌区、对581处大中型灌区进行现代化改造。据介绍,通过加强灌区现代化改造,“十四五”期间改造项目完成后,预计可新增恢复灌溉面积约178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近1.2亿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近100亿公斤,新增节水能力约100亿立方米;已开工建设的35处新建大型灌区,在完工后预计将增加有效灌溉面积约160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100多万亩。

大中型灌区因其高质量的水利设施保障,具备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显著优势。今年3月份,四川都江堰、内蒙古河套、宁夏青铜峡、湖南澧阳平原、甘肃红崖山等6处大中型灌区整体推进高标准农田试点工作,目前试点进展顺利。“加快推动优先将大中型灌区的耕地灌溉面积建成高标准农田,形成从水源、骨干渠系到田间末端的灌排工程整体体系,通过试点打通农田灌排‘最后一公里’,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说。

在保障农业灌溉用水的同时,强化农村供水保障也至关重要。今年以来,云南遭遇了1961年至今平均强度最强、干旱日数最多、范围最广的严重气象干旱,对此,水利部派出工作组协助地方开展抗旱保饮水安全工作,指导地方采取新开辟水源、延伸管网、分时供水、拉水送水等方式,解决了局部旱情严重地区的农村居民饮水困难问题。

陈明忠表示,农村供水关系到亿万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在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上已重点围绕3方面展开工作。一是实施农村供水工程和脱贫人口饮水状况动态监测和动态管理,二是实施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三是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和标准化管理。

截至6月底,各地已动态排查并妥善解决了农村临时饮水困难人口累计87万人;维修养护工程42287处,受益人口达6820万人;多渠道落实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资金802.8亿元,开工建设工程12074处,目前已完工4041处,2254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得到提升。

联网补网安全度汛

当前,我国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七大江河流域已全面进入主汛期。保障大规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安全度汛,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关键工作,也是推进国家水网建设中补短板、强弱项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今年以来,水利部及早部署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在建水利工程度汛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做到闭环管理。王胜万介绍,为保障在建水利项目安全度汛,年初已要求各地对本年度穿(破)堤施工、建设拦河围堰等度汛风险较大的在建水利工程进行重点监管,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尽快全面恢复堤坝防洪功能和河道行洪断面。与此同时,主汛期前不能恢复至堤顶高程的工程和不能拆除拦河围堰的工程,被作为监管的重中之重。另外,还建立了年度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重点项目台账,实行周报制度,动态管理,完成一项,销号一项。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充分发挥超大规模水利工程体系的优势和综合效益,是在更高水平上保障我国水安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今年5月份,《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提出建设现代化高质量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

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表示,围绕加快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建设目标,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和跨流域跨区域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推进省、市、县级水网建设,今年要全部完成省级水网规划审批工作。此外,推进控制性调蓄工程建设,既要加快在建重点水源工程的建设进度,也要推进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海岛地区以及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中小型水源工程建设,增强城乡供水保障能力。”王道席说。